第006章 懦弱的继承者 中-《汉末三国志》
第(2/3)页
【失败的赵韪】
赵韪在当时是益州集团内部的二号人物,益州本土集团的领袖,声望和地位都仅仅次于刘璋。前文说过了,赵韪是益州巴西人,在当时严格来说是益州巴郡人。??.??`?
赵韪是最早追随刘焉进入益州的那批人,益州集团里绝对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刘焉成为益州牧之时便对其进行政治投资,最终大获成功。
刘焉死后,益州内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韪已经开始有了别的想法。
这点在刘焉死后,赵韪选择了性格温和懦弱的刘璋而不是刘瑁,而且是向朝廷推举刘璋为益州刺史,而不是益州牧就可以看出来。
赵韪是想一开始就让刘璋成为傀儡,而由自己真正的控制益州。
但人算不如天算,长安朝廷居然没有采纳赵韪这些益州大臣的意见,直接的让刘璋完全继承了刘焉的位置,成为了益州牧、监军使者,在名义上完全的拥有了益州的军政大权。
而且还任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派他率军讨伐刘表,再结合李郭朝廷给刘表加假节,监督荆州、益州、交州三州的任命,朝廷里那些人在打着什么算盘,我们也可想而知。
朝廷的任命直接让赵韪的傀儡计划泡汤了,益州牧的权力完全不是一个监管为主的州刺史可以相比的,赵韪也不得不暂时的偃旗息鼓,等待着机会的再次来临。
在赵韪镇压沈弥、娄发、甘宁等人的叛乱之后,为了威慑防备刘表,刘璋让他屯兵于朐忍,这让赵韪离开了成都,可以说给他自由活动的空间。
但真正让赵韪有信心准备叛乱的事情还是东州人和益州本土人矛盾的激化。
刘璋上台之后,威信远不如刘焉,东州人也就开始趁机压迫益州本土人,欺凌爆横,在民间的影响是十分的恶劣,但刘璋本人却无法阻止,益州百姓因此都对于刘璋非常的埋怨,益州本土的士人也对刘璋不再信任并且有了叛离的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