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很显然,张子兴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过了,直接给出了答复。 “这种事情无论朝廷怎么做,都不会得到好名声的,因为在银股持有人看来身股和在职股是在剥夺他们应得的利益。 可如果不设立身股和在职股一定会固化,绝对走不远的。 而且也不一定非要采用身股和在职股的做法,还有在下在信中提到的一些关于工匠月钱的做法,诸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等等。 银股的持有人可以是一两百个百姓,也可以是一个商人出资组建,没有固定模式,我们的目的是让工匠们能获得更多的工钱。 大明的市场何其大,能人辈出,在下提的集体工坊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一直适应商事的发展,待到商事全面展开的时候,这种集体方式就不适合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商事需要的是多样性,百姓和商人们都有各自的选择,这其中包含了风险、利益的平衡,交由他们自行选择就是了。 在下的想法是朝廷暗中找一些人按照集体工坊的想法来实施,皇家银行、大明供销社、边关互市、退役军士等等,随便抽一些出来分散到大明各个地方。 也不需要太多,一个布政司一两个就行,百姓们看到了自然就跟进了。 朝廷若是不方便,在下可以找一两个远亲在一些临海县城弄一下?” “行,集体工坊的事儿我们会再加急研究一下,你这边也可以多想想,若是还有什么想法,来一趟户部衙门也行,差人送信来也可以, 我们研究好后交由陛下定夺,快则个本月慢则两三个月就能试行。” 听着毕自严这么说,张子兴立刻站了起来,朝着毕自严等人拱手:“那在下就不打扰诸位大人办公了,告辞!” “好说!” 毕自严点了点头,看向左侍郎曾献:“曾大人,替本官送一下张掌柜的!”